由于深圳人口不斷快速增長,深圳的學校/學位也是供不應求,相信很多人都會想,深圳每年都在新建學校,增加學位,為什么還是如此緊缺呢?其實主要原因有這幾個!
1.外來人口多、人口不斷增加
深圳是一個有著1200萬常住人口的超大型城市,平均年齡35歲。一方面,年輕人生育率高,所以入學適齡兒童增長很快。
另一方面,人口增速很快,非深戶籍占據大多數?!皝砹司褪巧钲谌恕?,在學位供給上也是這樣體現的。
目前,深圳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位的72%、公辦學位的55%提供給了非深戶籍學生,比例全國最高。
2.入學門檻低
在比較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后,可以發(fā)現,深圳的入學門檻最低:不分戶籍非戶籍,只要你滿足基本條件,均按照統(tǒng)一標準申請義務教育公辦學位。
門檻低了,在深上學容易,學位需求自然就大。
3.港澳籍學童入學政策的放開和教育質量的提升
與其他一線城市不同,深圳還有一個特殊群體,他們在深圳居住,在香港上學,每天奔波在兩地之間,這就是“跨境學童”。
而且更是早在2017年,深圳將港澳籍人員子女入學納入全市義務教育公共服務范圍,港澳籍學生也能在深圳上公辦學校。
還有各類學生補貼等誘人的公共福利、迅速提升的教育質量,雖然體現出這座城市的包容、平等的精神,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學位的緊缺。
所以當深圳學位越來越緊張時,學校就不得已采取積分制來分配學位。
在深圳,每個區(qū)的積分入學制度都會有所差別,但基本上多是從居住證、房產、社保、深戶、計劃生育等情況來計算分數。
這里要特別提醒那些認為“只要我在深圳有房產,就不擔心小孩上學的事”的朋友。在寶安、龍崗、龍華、光明、坪山這五個區(qū),戶籍比房產的重要性有過之而無不及。相關業(yè)內人士分析稱,因為福田、南山等區(qū)域深圳戶籍學生比例較高,但在原關外的龍崗、寶安等區(qū)域,戶籍學生相對不多,但學位缺口卻較大,為了確保戶籍學生有書讀,因而更重戶籍。
有深戶的家長比非深戶家長能更輕松的拿到高的積分,你不是深戶,那就得通過一些努力才能與深戶的家長肩并肩。因此為了不耽誤孩子上學,很多家長都選擇了入深戶,希望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和能夠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