增長比例是相對于前面一個繳費指數(shù)而言;
?、壑饕﹤€人全額繳費參保人作出選擇,如果是有單位交社保的,一定要盡量按高的工資作為繳費基數(shù)。
※通過對上表的分析,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:
1.“個人帳戶養(yǎng)老金”的增長比例和“保費”的增長比例是一樣的,“地方補助”的增長比例稍微低一點,但是“基礎養(yǎng)老金”的增長比例就低很多了,因為基礎養(yǎng)老金跟社平工資掛鉤,當指數(shù)化平均工資低于社平工資時,就能沾到社平工資的光,當指數(shù)化工資高于社平工資時,就會受社平工資的連累,也就是會被拉低,這也是為什么繳費工資越高替代率就越低的一個主要原因,因為“基礎養(yǎng)老金”的增長比例比“保費”增長比例要低,所以“總退休金”的增長比例也會低于“保費”的增長比例,這就是經(jīng)常講的,保費的增長比例不會跟退休金同步增長的道理;
2.按照最低工資1600元作為繳費基數(shù),替代率是49%,而按照最高工資作為繳費基數(shù)的替代率為29%,相差將近68%,就是因為繳費工資越高在“基礎養(yǎng)老金”方面就越不劃算,從這點來講,對于個人繳費參保人而言,按最低工資交養(yǎng)老是最劃算的(這跟繳費基數(shù)高和繳費年限長退休就高的原則是沒有沖突的),;
3.這個表的作用可以讓參保人清楚,按照不同的繳費工資,退休金大概有多少,不要等到退休時又出現(xiàn)與預期差距過大的結果,到那時后悔都來不及,就好像最近一些非調入?yún)⒈H擞龅降膯栴}一樣;
4.最后順便提一下最近關于建立最低保證退休金制度的話題,我無意掃大家的興,因為可行性很低的建議爭了也是徒勞,還不如爭取一些比較有可能實現(xiàn)的利益,比如說非調入人員的視同繳費年限等等。言歸正傳,通過上表可以看得出,按照最低工資交養(yǎng)老,退休金只有789元,如果要保證退休金不低于1600,要么就交30年,要么就按照4595的繳費工資交15年,那么要滿足按最低工資交15年又要使退休金不低于最低工資需要什么條件呢?
①可以由社保局補貼,錢從哪里來呢,那可是每人每月要補貼一倍的錢,從財政,政府肯嗎,能持續(xù)嗎,從養(yǎng)老基金,其他參保人肯嗎,政府財政是要承擔兜底的責任的,當個人帳戶的錢領取完了或者養(yǎng)老基金入不敷出的時候,全都由政府負責,這就是體現(xiàn)社保福利性質的一個方面;
②修改退休金的計算辦法,一旦修改了,那將會有一大批人涌入深圳,誰敢捅這個馬蜂窩,而且這個計算辦法是全國統(tǒng)一的,深圳有資格修改嗎;
?、凵钲趯艏丝谝彩怯刑厥庹疹櫟?,體現(xiàn)在“地方補助”這方面,深戶只交1%的地方補充養(yǎng)老保險,只占到總繳費比例的5%不到,但是地方補助對總退休金卻貢獻了15%-20%,如果再繼續(xù)向戶籍人口傾斜,勢必會引起非戶籍參保人的不滿。所以社保局根本就不會去理會,即使被逼到?jīng)]辦法,也會出臺一個換湯不換藥的政策,參保人對福利的理解是以微觀的心態(tài),而政府是站在宏觀的角度去解釋福利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