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尚凡
日前,南昌市進賢縣多名中學教師反映,被當地拖欠人才引進補貼近兩年。(5月6日《中國新聞周刊》)
千軍易得,一將難求。人才者,乃極其重要的人力資源也,在經濟社會發(fā)展過程中,具有極其重要的功效;為贏得人才,搶占發(fā)展先機,地方政府依據人才所需,因地制宜,開具種種優(yōu)厚條件,本無可厚非。
誠信為本,既然在“人才引進”之初,作出了承諾,那么當人才如約而至之時,理應按時足額兌現承諾;然該縣卻借口“財政困難”,在兌現承諾過程中,不僅“一拖再拖”、打起了折扣,面對質疑還“強詞奪理”。
古時有個名叫葉公的人,口口聲聲喜愛龍,然當“真龍”到來時,卻原形畢露,竟然癱倒在地。該縣一方面不惜以發(fā)放“人才補貼”方式引進人才,另一方面當人才到來后,卻又遲遲不愿兌現“人才補貼”,顯然是活脫脫的當代“葉公”也。
人才者,不僅掌握著現代科技知識、技能,在某方面、領域發(fā)揮領軍功效,更是一種極其稀缺的資源。邁步新時代,誰擁有了人才,就意味著占領了發(fā)展的優(yōu)先權,就能讓經濟社會發(fā)展邁入快車道,造福一方。
寓言中的葉公,留下千古笑柄。現實版的“葉公”,不僅讓“被引進之人才”大失所望、利益受損,還可能讓“天下之人才”寒了心,從而對該縣“敬而遠之”,更嚴重的是,該縣可能就此失去誠信。
應該認識到,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(fā)展,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步入快車道,理應充分依靠人才,理應第一時間占領發(fā)展的制高點,主動與“葉公”式的用人觀告別。人才強國不是口頭說說,更應見行動。
要切實加強學習,認清人才的重要作用。作為“關鍵少數”的領導,要登高望遠,順應時代發(fā)展潮流,更新觀念,認清人才的極端重要性,樹立科學的政績觀,不斷增強發(fā)展的憂患意識;要及時兌現對人才的承諾,取信于人,讓更多人才不斷前來干事、創(chuàng)業(yè),謀發(fā)展。為此各地應對照當初承諾,展開自查;要將形形色色的“葉公”清理出列?!瓣P鍵少數”決定著一方的興衰成敗,而其中的“葉公”固步自封,觀念保守,不僅令政府形象受損,更可能貽誤發(fā)展機遇。
由此看,“拖欠人才補貼近2年”看似是“葉公好龍”的笑話,實則體現了一個地方對人才的態(tài)度,也將制約當地穩(wěn)健發(fā)展。邁步新征程,奉勸,如此“葉公”千萬莫再當。
舉報/反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