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南亞的熱門低齡留學國家,馬來西亞一定算一個。
離中國很近的優(yōu)越地理位置能夠“?;丶铱纯础保A人約占1/4,因為曾經(jīng)是英國殖民地,英語也是流通語言之一。所以中文可以與當?shù)厝私涣?,又是便于練習英語,中西文化交融。
低廉的物價和國際學校學費,多元的文化(居住著馬來人,華人,印度人,土著),宜人的氣候和自然,友善淳樸的民風,吸引了不少陪讀媽媽帶著小學甚至幼兒園的孩子去留學。
陪讀簽證有四種:
一是孩子申請學生簽證,可有一方父母陪讀,但不能工作。簽證一個月就可以下來;
第二種工作簽證,可帶配偶和18歲以下子女;
第三種就是馬來西亞吸引外國人定居的第二家園計劃,是一種十年長期簽證,申請后也可帶孩子在當?shù)厣蠈W,但申請簽證要花8個月。
還有一種,就是媽媽來讀碩士,可以帶7歲以下的孩子來。然而,馬來西亞的碩士博士學位雖然入學容易,但畢業(yè)很難。
今天,就讓我們來了解馬來西亞的低齡留學和陪讀媽媽的生活。
某紅薯上的@lemon將是一位來自上海的陪讀媽媽,曾是一名朝九晚五,生活節(jié)奏很快的職業(yè)女性,現(xiàn)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郊區(qū)陪兒子讀國際學校。
在選擇國際學校時,她還曾經(jīng)在泰國的清邁考察過,考慮到清邁是旅游城市,并且節(jié)奏比較悠閑,加上國際學校的學位名額因慕名而來的各國學生而變得緊張,她選擇了與家鄉(xiāng)上海環(huán)境和節(jié)奏都更接近的吉隆坡,并且,這里國際學校學位名額也較多,容易申請。
兒子上學的地方,是馬來西亞最大的一所國際學校,兒子剛來時4歲,從幼兒園中班開始讀起。這所國際學校從幼兒園到高中,12年全部采用的是IB制教學,所以沒有升學壓力。
該學校鳥瞰圖
但是,難道在這里讀書就真的沒有壓力了嗎?
在幼兒園和小學時,確實是這樣的。沒有考試,課程主要以探索性的課程為主。甚至上學背的書包里,沒有書,只有水杯和裝點心的飯盒、體育課換洗的衣服等一些日常用品。
但是到了中學,學習壓力會陡然增加,需要知識的學習堆砌,建立體系,而到了高中,就要嚴陣以待準備畢業(yè)考試了。
畢業(yè)生的去向,是各個歐美的大學。在馬來西亞讀大學也有另一個好處,因為馬來西亞曾經(jīng)因為是英國的殖民地,所以有“雙聯(lián)”課程,可以不出馬來西亞,就拿到聯(lián)合辦學的國外大學的學位。
畢業(yè)生去向展示牌@Lemon將
@Lemon將還給大家展示了兒子中班的課程表:
有體育課,藝術(shù)課,音樂課,閱讀課,“亂玩課”,積木課,扮家家課,游泳課……幾乎每天都有的中文課,每周一節(jié)的馬來西亞傳統(tǒng)文化課,每門課都是??评蠋煄ьI(lǐng)。一個班級有15名學生,有兩名班主任,一名助教。
每七天為一個單位,老師會把孩子在學?;顒拥臉幼觩o上網(wǎng)。
因為回家后沒有書面作業(yè),所以看老師發(fā)的照片,是了解孩子在學校里做了什么的重要途徑。
?。▉y玩課照片,結(jié)束后老師會帶孩子洗澡換干凈衣服)
雖然華人眾多,生活中可以用中文交流,每天也都有中文課,但是學校的學習仍然以英語為主。
以他們學校的課程為例,國際學校的幼兒園大班開始學習英語的自然拼讀,字母的發(fā)音,一年級開始學寫文章。
這所學校的老師建議家長不去糾正語法錯誤,讓孩子“保有寫作的熱情”。所以一開始她都看不懂兒子寫的什么文章,里面也沒有幾個字拼對。但慢慢地,孩子的文章也自然進步了。
對于來馬來西亞留學的適合年齡,她建議越早越好。
一方面是打好語言基礎(chǔ),適應(yīng)以上提到的這種教學方式,另一方面,家長帶孩子申請國際學校時,幼兒園,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,幾乎不用什么考試,看孩子的性格如何,父母如何,對語言并沒有要求,只要學校有學位,面試通過的都能錄取。而到了3年級以上開始學科類的考試,對語言也有了要求。
孩子越大,入學難度越高,需要付出的努力更多。
因為無論是持有第二家園身份的長期居住簽證,還是陪讀簽證,都不允許陪讀的家長在馬來西亞工作。所以像澳洲、新加坡一樣,也是爸爸在國內(nèi)賺錢,媽媽陪讀的情況居多。
那么陪讀媽媽除了陪伴孩子的學習,生活,在馬來西亞做什么呢?
@寶小妮和吳大斌是在檳城的一位80后陪讀媽媽,曾是一位美麗的空姐。
她所在的檳城以自然海島風光聞名,實際上,它也是馬來西亞低齡留學的一個熱門城市。從他們的寓所看出去,能望到大海。
在檳城,也有許多人選擇購買海邊別墅。
@燕窩姐在馬來西亞
@寶小妮和吳大斌母女倆在馬來西亞的學費,生活費主要靠老公在國內(nèi)打拼。
因為陪讀簽證不允許工作,來到馬來西亞后,原本想用曾經(jīng)對國際品牌價格的熟知度做代購,但奈何她所在的檳城大牌少得可憐,于是另謀出路,做進口書籍的生意。成為了朋友圈里的“微商”,雖然一開始有些丟臉,但慢慢經(jīng)營出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,也就為自己的“被需要”而變得自豪起來。
國際學校里,她也積極參加美食節(jié)的活動。
因為看到孩子中文說得沒有英語好,特意做志愿者在女兒學校開設(shè)了一中文興趣班,有2~6年級的學生,當然,目的還是為了女兒學中文,可謂用心良苦。
因為做童書銷售,所以也會連結(jié)起其他的陪讀媽媽,成為異國他鄉(xiāng)交流的地方。
華人媽媽們也會有自己的聚會小圈子,閑事一起聚會聊天,度過異鄉(xiāng)的陪讀生活。
不止她一位,在某紅薯上,都會看到一些陪讀媽媽會做微商,從國內(nèi)進口一些低價原版的兒童書籍在馬來西亞賣出。
她們在國內(nèi)也曾是女強人,企業(yè)的老板,而馬來西亞宜人的氣候,松弛的生活節(jié)奏,也讓這些女強人們有了一個慢下來的機會,這也是令她們覺得滿意的地方。
馬來西亞的國際學校選擇比較豐富,IB課程,A-level課程,IGCSE課程、AP課程……
我們曾經(jīng)做過一張圖,便于讓大家了解這些國際學校的不同課程應(yīng)該怎么選。圖中A-level,是英國高中體系課程,也就是英制課程,“IBDP”是是IB制(國際預科證書課程)的高中階段的稱呼,AP則是美國大學先修課程。
IB課程注重的是過程的探索,幼兒園、小學像“游戲”一樣,但在初高中難度會增加,適合自律的孩子。
A-level英制會與國內(nèi)有相像的刷題模式,有一個標準答案,家長能看得到“成績”,知道孩子哪里松了可以抓,對于文理偏科的孩子也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課程。
在首都吉隆坡的國際學校,學費大約在一年幾萬到十幾萬不等,也有住宿制的學校,可以讓不同經(jīng)濟條件的家庭有選擇的余地。生活費也僅僅是國內(nèi)一線城市的二分之一。
以全IB課程體系國際學校:IGB國際學校(吉隆坡最大的國際學校)為例:提供從幼兒園到12年級IB課程的國際學校,包括小學課程(PYP)、中學課程(MYP)、高中課程(DP)和職業(yè)相關(guān)計劃(CP)。每年學費大概在八萬馬幣左右(約12萬人民幣),小學幼兒園階段四五萬馬幣(約6萬人民幣)。
馬來西亞的租房價格,比如在吉隆坡富人區(qū)滿家樂租房的話,2房一廳,101平米使用面積的房子,自帶車位,大約是3000馬幣一個月,也就是4500元人民幣。
滿家樂地區(qū)街景@榴蓮媽咪
該地區(qū)有一所著名的老牌國際學?!獫M家樂國際學校,是馬來西亞頂尖的國際學校。
滿家樂國際學校
今天的內(nèi)容就到這里,下期你想了解哪里?歡迎評論區(qū)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