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中學又雙叒叕因為教師招聘上了熱搜,清一色的名校和海歸碩博,讓本就激烈的競爭氛圍更加白熱化。深圳中學為什么能吸引這么多高學歷人才任教?名校博士爭當中學教師是悲哀嗎?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是好事嗎?
據(jù)10月10日官媒微博的消息,北京師范大學生物學的碩士研究生緱曉雪參加了一個深圳的“四大校”(即深圳最好的四所中學之一)的教師崗面試,她稱,生物學進入面試的有7個人,7人中有4個人是博士。她聽在場面試的人說,化學那邊應聘的全都是博士。生物學進入最后面試的有七個人,其中四個人是博士。
消息一出,#中小學教師面試一半是博士#話題瞬間登上微博熱搜。
0⊥1110⊥
國際學校在線
名校博士的終點是深圳中學教師崗?
當網友看到原來是深圳中學招聘教師,瞬間就“沒事了”。
在深圳當?shù)亓鱾髦吧钲谒拇竺!钡姆Q號,分別是指:深圳實驗學校、深圳中學、深圳外國語學校、深圳高級中學。
這四所中學近年來的重本率都在90%以上,其中,深圳實驗高中部和深圳中學的重本率甚至超過95%。
想要上深圳四大名校也非常不容易,根據(jù)一份2016年的研究報道顯示,想上四大名校,不僅得先位于五大名校初中之列,學生還得在名初中排名前35%才有望被四大高中錄取。
學校擁有著當?shù)仡^部的生源,自然師資力量也不容小覷。
印象中,深圳已經不是第一次因為彪悍的新入職教師學歷背景登上熱搜。
2019年,深圳中學擬聘教師名單中,清一色的碩博學歷,清北畢業(yè)生占據(jù)了一半。
2019年,深圳南山外國語學校的高中教師擬聘名單也令不少人瞠目結舌。計劃招聘教師20人,19人畢業(yè)于清華和北大。
同年,龍華教育局為區(qū)里的學校招聘了491個應屆畢業(yè)生老師,卻吸引了約3.5萬人應聘,其中應聘者86.2%是研究生及以上學歷,還有23名博士,其中76人來自清華北大。最后,3.5人中選了不到500人,報錄比約71∶1,高于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。
今年,在“深圳中學2021年新入職教師名單”中,僅僅是物理化學兩個學科中,17個新老師就有16個博士,除了有10位老師清北畢業(yè)外,還有來自牛津、波士頓大學等世界名校。相比較而言,唯一的清華碩士學歷,都顯得很“學渣”。
02
國際學校在線
深圳教師薪酬領跑全國
“好老師—好學生”形成正循環(huán):清北老師教高中,培養(yǎng)學生沖清北,清北畢業(yè)回母校,繼續(xù)培養(yǎng)沖清北;“高水平—高薪資”是必然,想要馬兒快跑,又想馬兒不吃草,太難。
深圳中學憑什么吸引這么多“牛人”來此任教,“高薪酬”是主要原因之一。
以前文提到的龍華教育局分區(qū)學校為例,被錄取的400多名老師享受的待遇是:本科生26萬+每年,研究生28萬+每年,博士再獎勵20萬等等。
據(jù)了解,深圳在編教師每年工資加上各種額外補貼,年收入基本在30萬以上,教齡時間長、教學業(yè)績好的教師還會更多??梢哉f,深圳老師很可能是全國各城市中,薪資水平最高的老師。
圖片來源:龍華教育局官方微信
曾經有一位網友在網上以自身為例,分享了深圳初中在編教師的薪資待遇:除了這些基本工資,還有3-10萬不等的各種人才獎勵補貼,年薪起碼30萬。
另外,深圳老師除享有普通教師的假期福利外(約每年160天帶薪休假),老師們在深圳除了有學校住宿,還可以申請深圳專門的人才住房,部分學校還能幫老師解決孩子的讀書問題。
據(jù)“教培行業(yè)觀察”披露,2020年,教師年平均工資9.8萬,可有人月入上萬,有人不足三千,薪資差距極大。
尤其部分鄉(xiāng)村學校,教師工資2800—3200,扣去五險一金,實際到手不足2000。
落后地區(qū)教育力量上不去,跟教師待遇差有必然聯(lián)系。尤其“雙減”以后,公立教師任務更重,想要吸引人才、留住人才,讓他們?yōu)閲医逃聵I(yè)增磚添瓦,合理分配薪資更加重要。
03
國際學校在線
博士當中學教師引發(fā)學歷通脹爭議
2016年之前深中只有6個老師有清北學歷,如今已經有超100個老師來自清華北大,還有80多個博士老師。在深圳中學校長朱華偉看來,“招聘清北碩士博士當老師,并非大材小用,而是大材大用?!?/p>
但是也有不少網友發(fā)出質疑,認為博士是科研人才,應該去高校找份工作,如今都“淪落”到去中學教基礎知識,學歷是越來越不值錢了。
近日,教育部在其官網上正式回應網友提出的“第一學歷”問題,強調國家教育政策文件及管理過程中從未使用過“第一學歷”概念。
國家教育政策文件從未使用是一回事,招聘單位設置隱形的門檻是另一回事,而其中真正的原因是學歷已經不像過去那么值錢了。
一位本碩均畢業(yè)于華東師范大學的網友曾撰文透露,本科畢業(yè)的時候,同批應聘者不是清北的本科生就是清一色的碩士。簡歷還沒拿出手,感覺自己已經“輸了”。
不過那會兒找不到重點高中,還能去普通高中,不行還能想辦法找個初中、小學。只要愿意向下兼容,找到個崗位還啥不成問題的。
等到碩士畢業(yè)的時候,形勢已經越來越夸張了。想在高中里找份工作,碩士學位已經是最基本的門檻,北大清華都不稀奇了,各種海龜統(tǒng)統(tǒng)粉墨登場。
美國喬治·梅森大學經濟學教授布萊恩·卡普蘭博士,曾在其著作《反對教育的理由》中總結美國教育的額“八宗罪”,指出美國教育系統(tǒng)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。
身為經濟學教授的他用精算證明,美國教育投入大、產出低,未能提高學生的生產率或豐富他們的人生,而文憑卻通脹貶值,則增加了全社會成本。
而這一幕加上學位擴招,在我國更是愈演愈烈。
早在2018年,教育部關于政協(xié)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249號(教育類017號)提案答復的函中就已明確提出,2020年我國博士生招生總規(guī)模達到10萬人。
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、教育部、人事部進行的中國博士質量調查,歷時兩年,近30萬字的報告透露: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。
圖片來源:翻譯教育與研究
誠然,不斷擴招的博士學位,能夠提升社會認知水平和文化修養(yǎng),但是真正的人生卻是在博士畢業(yè)踏入社會之際剛剛開啟。沒有足夠的崗位消化和匹配的薪資待遇,令不少高學歷人才紛紛離開科研,另辟職業(yè)道路,深圳教育的崛起正好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。
“雙減”政策才剛落地,孩子們的減負還沒徹底解決,老師們倒是卷起來了。當越來越多高學歷人才擠在教師賽道的時候,那些非重點師范院校的畢業(yè)生連比賽的資格都沒有了。
正如一位網友點評所言:
當中學生發(fā)現(xiàn),自己讀到博士才能當自己的老師,一輩子就待在學校里的時候,會不會質疑自己讀書的意義呢?
你如何看待名校博士爭當中學老師,歡迎在評論區(qū)給我們留言~
本文內容綜合整理自教培行業(yè)觀察、北美留學生日報、冰川思享號、翻譯教育與研究
歡迎投稿
點擊上方關注我們
上海頂尖初中被家長舉報,其他家長怒懟“震驚憤怒以你為恥”
吳華:用歷史的眼光看待民辦教育發(fā)展中存在的問題——旁聽張公利案庭審有感
中國國際學校百強榜出爐;北京將新增中小學學位16萬個;太原迎來首所國際化學校;東南亞新設一所中國國際學校